University Building

疫情中的留学生,夹在在家网课和远方之间

University Building

疫情中的留学生,夹在在家网课和远方之间

今天和宿舍群里的同学聊天发现一位同学研究生快毕业了,却不知道学校综合楼里的打印机怎么用。我们宿舍就在校园的角落上,距离那栋楼不过百米。我记得两三年前在英国读研的时候,我认识的同学都对学校的共享打印机轻车熟路。不禁感叹肆虐的疫情没能挡住留学生奔赴荷兰,却还是把这届学生挡在了校园之外,以至于我们在校园的一角住了快一年,仍是它最熟悉的陌生人。

我还能想象一定有人在荷兰读硕士,直到毕业都从没来过荷兰,以后也未必会来荷兰(其他国家同理)。他们会面对“函授班”的讥讽,面对同样昂贵的学费,更可惜的是要接受留学一次却从未体会过海外经历的遗憾。

去年九月,从我拿到奖学金准备来荷读博已经有两三个月了。欧洲终于敞开大门,疫情却摇摆不定,我一狠心把来荷兰的手续全部办妥,抱着下刀子也要来的决心。

那段时间我爸偶尔会在聊天的时候打马虎眼,说着说着就“反正你就拖着吧,能晚一天就拖一天,越拖不是越好吗……”爸妈因为工作的关系对跟疫情沾边的事情都噤若寒蝉,也是担心我的健康和安全,好像总想着宁肯把生活的一切统统取消,也不能承担跟疫情有关的一点风险。

但他们也知道劝不动我。我博士机会和奖学金的申请非常曲折,疫情之前几乎已经在拒信的海洋里畅游了一年,全家人都在试探如何委婉、礼貌而又有效地劝我放弃这碗饭。到我终于理论上能出发来荷兰的时候,我的心理压力已经积攒到屈原级别了。

我自己也会思考当时是不是最佳的出发时间。我会反思这个时刻非常想出发,是不是头脑过热,会不会只是在家呆腻了想出国玩。如果疫情一时半会儿结束不了,我的研究计划会不会受影响?如果我把博士第一年确定在国内,直接从下一年再开始考虑出国的事情,会不会是避免疫情更合理的选择?

但我还是决定出发了。因为就算拖能拖到什么时候呢?拖到人类战胜新冠疫情?拖到打好疫苗?于我来说,选择就是在疫情的风险和等待的不确定性中找到平衡,我保护自己的努力和我承担的健康风险都是对抗疫情的一个过程。

当初的决定没有让我后悔,现在的工作进展、出国后的心理状态、疫情和健康状况都让我非常满意。很多人在类似的情况下做出了和我不同的选择,他们一定也是找到了最能满足自己需要的答案。

其实因为有奖学金,来荷兰之后的绝大部分开销都实现了自给自足,父母也好像很理解我的状态。即使是这样,我依然无数次内心里纠结,我这段时间出国会不会让疫情拖慢我的进展,会不会给家人增添不必要的担忧,甚至对奖学金是不是一种浪费……进而产生很多愧疚感。

我就想,那些花几十万在这里留学一场却从未踏足荷兰的人,一定也非常纠结吧。那些千里迢迢来到荷兰,却被网课每天缠在家里的同学,会不会怀疑自己出国的意义。如果出国读书的这笔资金来自父母,内心里的挣扎就更复杂。

我们努力规划好自己的生活,也努力面对生活中的未知。面对新冠疫情这样巨大的挑战,不应该苛求自己(或别人)对生活做出最完美的调整。我们只能接受疫情带来的消极影响,但也应该保留在疫情的阴影里把生活过下去的勇气。

guest



2 条评论 Comments


从旧到新 oldest

最新在前 newest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Daisy

支持你的决定,我觉得这是正确的选择~~~继续加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