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一点统计常识

生活需要一点统计常识

初中时,语文老师在班级里举行了一次公平民主的演讲比赛。每天按照学号有两位同学上台演讲,然后全班同学为其打分,取每个人打分的平均值记为得分。因为每天仅有两位同学演讲,所以赛期超过了一个月。

为了鼓励脱稿演讲,老师说本次比赛满分100分,如不能脱稿先扣除5分。即,脱稿演讲满分100分,持稿演讲满分95分(浮动满分规则)。

但是脱稿演讲的鸭力实在太大了,每天课业繁忙大家都不想花时间背稿,95分听起来也可以接受。因此,比赛开始的几天,大家的得分都在八九十分。

直到第一位脱稿演讲的同学登场了。他在同学中的人缘不太好,演讲水平说实话也很差。他站在讲台上眼睛翻到天花板,口齿也不清晰,实在难称其演讲水平高。但他确实是背了下来的,不管中间支吾了多久,至少人家是脱稿演讲。

打分出来了,是惊呼全场的高分,超过了以往的所有同学,暂列榜首——大多数同学潜意识里把浮动满分规则默认为脱稿演讲只能在95-100分的区间内打分

这场比赛到后来被班主任数学老师取消了打分环节。因为大家的得分随着时间推移水涨船高。几乎所有的考试和比赛都有分数越打越高的现象。况且越来越多的同学意识到,这比赛根本不重要,自己的打分也根本不重要,莫不如给别人打满分送个人情。

坐在我后面的一个女孩甚至给全班女同学每人批发了一支假玫瑰。她于是获得了大多数同学打的满分。


因为家住在老火车站附近,我在四平沈阳之间往返还是经常坐绿皮火车。绿皮火车的速度没差多少,价格却省了一半。只是车内环境实在是不太好。

有一次我如常坐在脏兮兮的绿皮车厢里,强行忽略络绎不绝的售货车和铁路推销员。列车长却带着满满的诚意召唤起全车厢的旅客。

“我们铁路正在征集旅客意见考察列车员工作,欢迎大家提出意见。有感觉冷的没有?有感觉热的没有?”

起初没人响应,列车长的热情却有增无减,看起来不给每个人念叨一遍不会停的样子,已经达到了非常奇怪且尴尬的程度。“有没有感觉冷的……”忽然不知道哪里有人答应了一句“有!我有点热!”非常捧场。

列车长像是输对了密码一样,马上说“那我登记一下啊,1号车厢有旅客反映车厢温度调节不及时。”

我当时想,会不会是列车长和列车员有仇。如果列车长半分钟之内没有响应就离开车厢,绝不会有人费心和他搭话。

还有一次,车厢里的空调确实冷到令人打颤,大家都抱着胳膊蜷缩在座位里。终于等到列车员出来查票,我旁边的旅客请列车员把空调温度调高一点。没想到列车员熟练地摆出一脸不讲理的神情,“你说冷,那边还有个嫌热的呢,你叫我调高就调高啊?”

如果是平常,乘客也不敢跟列车员计较太多。但是当天是夏天,车里却仿佛在运北极熊和企鹅,温度就差冰天雪地了。附近的乘客纷纷抬高声量:“这温度谁能嫌热?谁嫌热你让他过来坐十分钟。”

乘务员这才调高了空调温度。


微信上常有的“最美宝宝”系列投票活动,因为多数时候没人在乎结果又总是有人到处拉票,令人神烦。这种投票人丝毫不感兴趣的投票活动,最受益的就是前几号候选宝宝,因为大家都是尽快随便选。即使有人刷票,前几位宝宝也会因为要求最低投票数(比如至少选择三位宝宝)而沾光获益。除非投票人利益相关,除非宝宝的颜值确实差距太大(几乎不可能),否则靠前显示的宝宝总有优势。

刷票公司

所以请各单位不要搞最美评选,搞评选不要采用微信投票,搞微信投票应严格限制拉无关人员选票。到处拉票也就算了,至少把候选人的排序随机一下。

guest


0 条评论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