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究生的时候有一次参加学校里的比赛,要制作一段动画。我于是找来我的好朋友二宝帮忙画画。有一幅画面内容中有恐怖分子,二宝说这不行,无论给恐怖分子加上任何人物特征,都会让人产生标签化的联想,这不政治正确。
我听来觉得很有道理,感叹二宝思想之先进——其实世界上能称得上恐怖分子的人比我们想象得更多种多样(比如您去看看新西兰Christchurch恐袭案,恐怖分子简直像邻家老大爷),所以画出任何明显特征都不合适。大胡子就是恐怖分子吗?面红耳赤就是恐怖分子吗?再详细地设想就显得毫无必要又打击大片。
我说那你就把它画成一个没有特征的卡通小人吧。

年前我喜欢的动画电影《爱宠大机密》推出了第二部,虽然剧本不够精彩,但还是和前作一样轻松有趣。

我虽然喜欢看这部电影,但觉得其中反派大坏蛋的名字“谢尔盖Sergei”很不妥。如果您不熟悉的话,谢尔盖是常用俄语名字,在俄语世界里像John一样普遍。电影里一群萌宠智斗邪恶的马戏团老板谢尔盖和他的帮凶猴子小谢尔盖。

不知道编剧要思考多久才能想到给反派起个俄语名字。和可爱的,英语流利的Max、Duke相比,拥有俄国名字和口音的谢尔盖确实一眼就能认出是个坏蛋。
这样的设定在面向儿童的动画电影中,无疑能够加深不正确的刻板印象。
我不反对为剧情需要设定现实中的某个国家为假想敌。好多电影里都爱给反派加点外国元素,比如给敌方军火加个外国国旗,把黑暗勾当归罪于外族人。在面向普通观众的电影里尚可说其现实性(其实多数也是racist)。但爱宠大机密这样完全拟人化的动画片哪有这样的需要呢?
经常给儿童潜移默化地灌输这样的刻板印象,是不用期待小孩子能够形成包容平等的世界观的。
所以手撕鬼子也少看一点。
2 条评论 Comments
3 年 前
二宝落泪了!二宝连那个疤痕也不应该加!我终究是失去了zzzq!
3 年 前
說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