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生了一场不小的病,我来珠海看望他。我到的时候他已经差不多可以出院了。
他的病影响吞咽神经,嗓子沙哑,发声费力。但还是一如既往地健huà谈láo,见到我更是精神振奋,说个不停。
“我生病的第二天,还在急救。我躺在轮床上,护工推着我,你爸和你老叔走在床前面。我抬头看着这两个小伙子,并排站着,都这么高。心里就是高兴——两个儿子都养这么大了。
“我八十多岁,得这么急的病,脑袋里总回想一生的事业。我这一辈子这就是最大的成就,两个儿子都养大了,都还算不错(你爸稍差点)。”
我明白,最艰难的话题又开始了。爷爷这段明显打过好几天的腹稿,口音都很标准,措辞很像小学生写作文,一点也不像个东北老头。
我在复杂的感情中溜了号,快进了爷爷后面的一大段讲话,大意就是你快点结婚快点生一堆孩子,然后你八十多岁躺在病床上的时候,就能享受同样的快乐。“隔壁床那人五十多岁生了五个孩子了,不也照样都养大了。”
在家时,早婚早育多生快生主题教育活动就是爷爷家的保留项目,我听个开头就能说出结尾。此刻,在离家三千多公里外的惬意南国,熟悉的语调再次响起,情况却不同了。爷爷的健康打了七折,刚经历了一通生死关头的急救,隔壁床还躺着一位模范能手。舒适温暖的海风吹来,在寒冬腊月里让我感觉奇妙又悲哀。
我24岁了(周岁,爷爷表述为“你下个月就26了”),刚好是我出生的时候我爸爸的年纪。爷爷刚过80岁,身体大体上都健康,他满怀希望地憧憬着四世同堂,更真诚地认为我现在立刻马上生个孩子才会幸福。
认识我的朋友能猜到,我爸爸和老叔都不算高。爷爷眼里的高大小伙来自病床上的仰视视角,也来自人生成就的光芒滤镜。我真的从那段话里听出真挚的幸福和满足。那是爷爷小课堂里少有的温馨时刻。我当然完全不能体会,但听之感同身受。我也很高兴,爷爷在病床上还能感受如此的慰藉。
爷爷二十多岁时一定无法想象今天悠闲舒适的日子。我也无法想象我八十岁时会因何而不虚此生。
爷爷老说他八十多年的人生经验,把什么都悟明白了。世界变化那么快,爷爷八十年的人生经验真的指导不了我的八十年如何安排,这是爷爷有了八十年人生经验也没猜到的事。
2 条评论 Comments
3 年 前
因为学俄语不虚此生????
3 年 前
老人家的经验